暴雨过后,由于洪水淹没冲刷,其中大量被淹死、及以前被掩埋的病死动物随着水流漂移,引起各种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变和栖息地的变迁,从而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针对这种情况,近日,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研究员焦福林对此做了详细介绍。
记者:针对水灾过后造成的生态不平衡的情况,养殖户对猪场该怎样进行管理?
焦福林(以下简称焦):水灾严重威胁着猪群的健康,稍有不慎,将给猪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猪场生物安全是所有疫病预防和控制的基础,也是最有效、成本最低的健康管理措施。所以做好猪场的生物安全非常重要。
一、加大猪场的洗消力度
猪场场区每日清洗一次,干燥后用3%~5%火碱进行消毒。猪舍每日冲洗一次,猪舍带猪时,用过硫酸氢钾、季铵盐类、复合型碘制剂等消毒剂消毒,消毒时加大通风量,以及用火焰喷烤,降低猪舍湿度。
二、建立严格的车、人、物的消毒管理制度。
1、车辆管理
(1)严禁一切外来车辆进入生活、生产区。
(2)猪场3千米外建立洗消点,1千米外建立1个洗消中心,所有外来车辆均在3公里外建立洗消点洗消一次,然后在洗消中心进行洗消、烘干。洗消中心每日采样检测非洲猪瘟一次,结果阴性方可正常使用。
(3)洗消。在洗消中心污区集中收集清扫运输途中产生的污染物、垃圾等废弃物,放置于指定区域;整理取出驾驶室、车厢内随车配备和携带的物品;拆卸所有可拆卸设备和物品。在消洗区,将车辆底部、轮胎、车身、拆卸物品等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立体的冲洗;使用泡沫清洗剂(去污剂)喷洒全车和相关能浸泡的物品,浸泡15~20分钟。然后按照从顶部到底部、从内部到外部的顺序高压冲洗,冲洗至无可见的污物和污渍。车辆冲洗后,将车内存水沥干,使用新配置的消毒液喷洒车辆内外表面,底盘,保持30分钟;驾驶室地垫、其他工具浸泡在消毒液中,保持30分钟。然后用高压水枪冲,按照从顶部到底部的顺序冲洗车体外表面、车厢内表面、底盘、车轮等部位。对驾驶室内不能浸泡的使用消毒液浸泡过的抹布擦拭,如方向盘、仪表盘、油门和刹车踏板、把手、车窗、玻璃和门内侧等。驾驶室还可臭氧消毒。随车配备和携带的物品可使用紫外线照射,充分消毒。洗消后沥干水分,烘干房70℃烘烤30分钟。采样检测非洲猪瘟,结果阴性方可进入靠近生活区的指定地点。
2、人员管理
(1)谢绝一切人员参观访问。
(2)内部人员在进入猪场前,须经过非洲猪瘟病原检测阴性后,专车送到靠近隔离区指定地点,通过消毒通道雾化消毒、手部浸泡消毒、洗浴后进入隔离区隔离48~72小时;然后专车运到猪场外围指定地点,通过消毒通道雾化消毒、手部浸泡消毒、洗浴后,进入猪场,隔离24小时。隔离区每日采样检测非洲猪瘟一次,结果阴性方可正常使用。
(3)消毒。每次经过通过消毒通道消毒,均需雾化消毒3分钟,手部浸泡消毒1分钟、淋浴10分钟、更换工作服、鞋帽。进入猪舍前还须脚踏装有消毒液的消毒池,更换猪舍内专用雨鞋。
3、物质管理
(1)猪场1千米外建一个物质中转站,所有进入猪场的物质须经过非洲猪瘟病原以及抗体检测,确定阴性后,经中转站消毒后专车运到靠近猪场指定地点,再经消毒后进入猪场。中转站每日采样检测非洲猪瘟一次,结果阴性方可正常使用。
(2)物质消毒包括浸泡、擦拭、熏蒸、烘烤、紫外线照射等。
记者:除了最基础的这些消杀工作之外,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焦:除此之外,控制虫媒、加强防鼠工作、加强免疫接种也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控制虫媒
水灾过后,苍蝇、蚊子和蜱等昆虫大量繁殖,如非洲猪瘟、乙脑和猪附红细胞体等可通过苍蝇、蚊子和蜱传播的疾病的发病率会有所增加。水灾过后,要及时清理猪场内外环境,清理杂草,排除淤泥,疏通排水系统,减少雨水、粪便的淤积,对猪场及周围环境使用高效、低毒、安全的农药进行喷洒,防止苍蝇、蚊子和蜱等有害昆虫滋生。
二、加强防鼠工作
修缮围墙, 硬化地面,建立碎石防护带,防止老鼠进入猪场,用投放毒饵药和放置粘鼠板等方法防止老鼠进入猪舍,及时收集死亡的老鼠。
三、加强免疫接种
水灾过后,猪场的病原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会有所增多,为了预防控制重大传染病的发生,在做好猪场常规免疫接种工作外,通过病原和抗体检测,加强重大疾病以及新发现疾病的预防工作,保护猪群健康。
记者:对于水灾过后引起的猪群发病的情况,应该怎么办?
焦:水灾过后,处理不当,猪场会被病原性细菌污染,引起猪群发病,发病猪群要及时正确进行诊断治疗。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性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任何一种抗生素不是万能的,要根据药物的适应症进行用药,并选择敏感性强、能在病变部位达到有效浓度,不良反应比较小的药物。药物确定后,制定合理的给药途径、使用计量、疗程,在应用过程中发现没有效果、效果不理想、以及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当一种抗生素不理想时,应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以提高疗效、降低药物副作用、延缓耐药菌的产生。但是联合用药并不是随意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生素混合在一起使用,而是要根据抗生素的特性和机理进行配伍。一般两种药物配合即可。临床上常用的、能够增加疗效的药物配伍有,青霉素与链霉素合用,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合用,磺胺药与抗菌增效剂合用,林可霉素与大观霉素合用,泰妙菌素与金霉素合用。